从网易严选刷屏广告,洞察5大品牌营销新趋势
- 时间:
- 浏览:72935

2020年 ,伴随着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大环境变化 ,品牌营销也迎来改变——摒弃浮躁与喧嚣 ,向营销向善、包容与关怀、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上转变 。
这两天被网易严选一支户外“劝退”广告给刷屏了 。
疫情期间 ,互联网上消费者的情绪曝晒在高温之下 ,在信息芜杂、真相难辨的舆论场中一点即燃 。如何在趋势之外保持理性与洞察 ,戳破热点之上的迷思与泡沫 ,是所有品牌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网易严选选择以退为进 ,将原本2.23-2.29的促销广告临时换掉了 ,展现对消费者、对社会的关怀的同时还暗藏商业小心机 ,这份分寸感和创意可以说是掌控得很好的 。
所以 ,今天想从这个话题引入 ,和大家聊聊 ,疫情之后2020年品牌营销将出现的5大新趋势变化洞察 。
01 营销向善进行时
如果要问我2020年的营销热点会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2020年的热点需求有且只有一个——我们生活的中国会越来越好 。
以往品牌营销的出发点可能是产品获客、品牌曝光 ,此次疫情唤醒了人们对于生活本质的思考 ,把所有人都培养成了“洁癖” ,消费者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重视、更迫切 ,对品牌来说 ,主动亲吻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各大品牌的共识 。
这样的风向短期内并不会改变 ,所以 ,后疫情时代 ,品牌要做的就是传递消费者心念已至 ,口未能及的情感型、人文关怀内容 ,从生活态度上和消费者保持共振 ,获得消费者认可 。
以近期汉堡王打动我的一个广告为例:
在最新广告《The Moldy Whopper(发霉皇堡)》中 ,汉堡王用镜头记录了汉堡在 34 天里「变坏」的过程 ,并在最后将这通常情况下看了倒胃口的影像称为「The beauty of no artificial preservatives(无人造防腐剂之美)」 ,向消费者传递汉堡王的产品都是很健康的 ,没有任何防腐剂成分 。
整个营销逻辑都是依用户而建 ,站在用户的角度来传递品牌价值观 ,虽然是通过自黑来表达 ,却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与产品建立起连接 ,而且还让消费者愿意去主动尝试 。
还有上面提到的网易严选#劝你别看的广告# ,牺牲部分利益 ,向外传达社会责任 ,此时品牌投资产生的品牌效益远大于产品拉新 ,无疑结局是双赢的 。
所以 ,我始终坚信 ,2020年”贪嗔痴”的哗众取宠内容会成为过去式 ,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营销向善开始进行时 。
02 消费者欲望支配需求
在上半年疫情期间 ,因不能出门的客观环境 ,极度地禁锢着消费者的各种欲望 ,这也意味着企业所有的产品或营销战略等都将会从用户的“欲望”出发 ,用“欲望”支配消费者未来的报复性消费“需求” 。
以餐饮品牌为例 ,品牌前期要做的是不断累积消费者按捺不住的欲望 ,帮他们回忆过往的麻辣酸甜 ,让他们觉得现在有多酸多苦 ,疫情后才能让他们在深夜的火锅和餐厅中大快朵颐 。
随着疫情的发展 ,最后病毒被控制和逐渐消失是一定的事 ,压抑已久的消费力就会重回市场 ,那就需要品牌在这个沉淀期搞些预案 ,一旦开放消费端口 ,重新一轮的跑马圈地 ,是否能在这个时期内做好周全的准备 ,在开放的爆炸点上占据先机 ,就看各位的积累了 。
03 全域营销扛起种草大旗
“你想用哪个流量洼地爆破 ?”
从2020年开始 ,相信很少有人会再去问这类问题——因为市场压力让品牌不得不进行全域营销 。
所谓全域营销 ,并非是新鲜的词语 ,与过去的整合营销类似 。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整合营销强调的是一个让人惊艳的创意 ,能够覆盖所有媒介渠道;而全域营销应该重视的立体流量的价值 ,不再是同一个创意内容分发所有渠道 ,追求的应该是圈层效应和渗透率 ,通过对人群、触点和内容做精细的洞察和匹配 ,实现个性化营销 。
这次的疫情 ,因为品牌传播和增长诉求 ,倒逼很多品牌在营销方式和渠道选择上多样化试水和创新 ,在短视频、直播和社群等领域全面商业化 ,扛起“种草带货”大旗 。
比如 ,知名男装品牌马克华菲通过快速升级迭代网红直播、短视频、内容共创营销、线上线下互通吸粉导流、线下体验场景等 ,并加快抖音号、快手号、B站号等账户的开设和内容传播 ,进行全渠道的相互引流 。
在这之前 ,营销通常是第一次性的 ,品牌也都知道消费者管理是非常简单的概念 ,但也就停留在了概念层面 。
可以说 ,这次疫情是一次对品牌进行用户运营教育的催化剂 ,让更多品牌通全域营销策略 ,和用户之间产生更多的交互内容 ,以达到社交传播的最大化 。
04 圈层效应:小众狂欢大众围观
事实上 ,圈层经济早已在野蛮生长 ,因兴趣而形成的小众圈层的情感 ,其叠加的能量甚至比大众潮流更为汹涌澎湃 。而在互联网时代 ,更加助推了小众圈层真正实现大众化表达 。
小众文化如何突破圈层 ?我认为 ,可以把小众文化圈层分成2类 。
第一类 ,是二次元亚文化 。比如疫情期间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直播监工火了 。
在雷神山、火神山的现场搭建的过程中 ,创新地放入直播概念 ,最多的时候 ,有7500万人在线云监工 。这些云监工们亲切地给摄像头取名叫摄政王 ,电焊那个工作组叫汉武帝 ,打桩机叫楚桩王 。
还有一个案例是云蹦迪 ,这些都是典型的二次元特征 。可能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和参与进来 ,但是他们会看 ,这就是所谓的“小众狂欢 ,大众围观” 。
第二类是核心粉丝群 ,他们会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偶像和喜欢的IP 。
比如这次疫情中因驰援湖北的惊人行动力登上热搜的饭圈女孩 ,通过响应爱豆捐赠榜样的力量 ,反应迅速 ,组织性强 ,账目透明 ,她们把这种追星中养成的战斗力 ,用在了援驰武汉的行动中 。
这次的疫情 ,让二次元再次突破圈层效应走进大众视野 。
而品牌未来要做的 ,是在介入小众文化做营销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把它的基因建立起来 ,从而把它的粉丝转化品牌的用户 ,引起价值观的共鸣 。
对于品牌来说 ,这种价值共鸣是可持续的、长期的 ,而且能够感染到更多的人 。当小众文化变成大众流行文化 ,品牌在其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也就提升了自身的价值 。
05 国潮文化白热化
纵观近年来 ,随着“国漫之光”、“中国机长”、“中国正在崛起的“华夏自信”力量 ,将会为国潮之风的演绎再一次进行推波助澜 。
5G”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 ,每件热门大事件无不激起人们内心的民族骄傲和自豪感 。
我相信 ,经历疫情、共同居家隔离的民族团结抗议经历 ,也就是说 ,当苦难与荣耀并存时 ,我们便以“多难兴邦”给予这种情绪最大的释放 !
反映在品牌上 ,无数年轻消费者对被冠以“中国制造”、“民族企业”的品牌拥有天然的好感 。
比如专注生产羽绒服43年的中国品牌波司登 ,在疫情期间登上伦敦时装周上 ,手持脸贴五星红旗 ,并齐声喊道“中国加油” ,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的全面响应 。
如果说新国货是这股时尚潮流的物质基础 ,那么广泛的文化认同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就是这个流行趋势的精神内核 ,让“国潮”在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当中产生了巨大的穿透力 。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小虫未足奇” 。
危机是一场洗牌 ,是重新分配资源和排列位次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幻莫测 ,我们都要及时做出新的变化 ,越是危机越是我们的机会 ,能不能抓住就要看企业的内功修炼了 。
#专栏作家#
木兰姐 ,公众号:木兰姐(ID:mulanjie-);Brandfly专栏作家 ,前名创优品品牌总监成金兰 。
本文原创发布于Brandfly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